重彩海洋意识教育成色 渲染示范站深蓝底色
2017-09-19 14:10:40
——记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暑期系列活动纪实
全面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海洋战略地位和全民科学素养。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 “崇武站”)以崇武海洋科普馆为抓手,牢记海洋强国使命,践履海洋意识教育职责,巧搭发展平台,创新工作思路,为夯实全国海洋示范站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普为机,创新发展
崇武站以厦门中心站为依托,在东海分局的大力支持下,这座全国唯一一家专业性海洋科普馆于2016年正式开馆。自建馆以来,崇武站始终将其作为搭建业务运行、观摩交流、科普宣传、成果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海洋科技与文化交流平台,使之成为推动海洋意识教育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崇武站以海洋科普为支点,着力构建与周边区域内文化、科普教育、公益事业、旅游及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机制,崇武站科技、文化发展态势日益彰显,摸索出一条“以馆树人,以馆搭桥,创新驱动”的新路径。
蓝色情怀,润物无声
“走进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三大科普主题展示加上裸眼3D、感应触控等先进的展示手段,崇武海洋科普馆铸就了一套优良的科普宣传教育体系。让海洋与公众相遇,让公众与海洋相知是崇武站推进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主旨。在2017年暑假期间,崇武站更是毫无松懈,大力加强了宣教力度。从2017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崇武海洋科普馆共接待74批次,合计592人,其中包括全国各地旅游团、台湾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高校暑期实践队伍等社会各界团体。通过海洋科普教育,打开了人们的海洋视野,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海洋情怀。
平台搭建,整合资源
目前,崇武海洋科普馆已经被确立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以及泉州市中小学海洋知识教育基地、惠安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泉州市环境教育基地。除了以海洋科普馆作为海洋意识教育的主战场外,还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拓宽渠道,辐射校园,充分保证海洋意识教育的覆盖密度和影响效度。
崇武站不仅搭建海洋科技与文化交流平台,还致力于搭建人才交流平台。7月初,崇武站迎来了第六届“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清华大学博士团和闽南理工学院社会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专题报告等形式,提高了优秀人才投身海洋事业的热情,加强了对海洋文化的认知。8月20日,在崇武站携手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女孩户爱心协会举办 “爱家乡、爱科普、共圆中国梦”的科普活动。“爱家乡、爱海洋”是崇武站为60位即将离乡升学的准女大学生献上的重要一课。今年暑假,崇武站接收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8名实习生(其中海洋人才港5人),在科普讲解、实验操作以及后勤保障等实践中,他们与海洋工作者面对面,与海洋事业心贴心,海洋文化的种子深埋他们心灵。
近年来,崇武站积极落实示范站建设,积极探索“一站多能”建设,在支部建设、能力建设、业务发展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期待崇武站继续以示范站为引航,积极普及海洋知识,大力弘扬海洋文化,持续推进海洋意识教育,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倪清(根据崇武站实习生系列投稿整理并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