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 用坚守绘就一道别样的海上风景线
2017-09-14 14:18:52
——记厦门中心站八月趋势性监测任务航次
8月6日清晨,中国海警2146船迎着朝阳正式开航,厦门中心站八月趋势性监测正式拉开帷幕。在12天的海上作业期间,面对严峻的海上环境,中心站监测人员迎难而上,奋勇前行,显现新时代下海洋人的风范,顺利采集了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样品,现场完成溶解氧等项目的测试工作,圆满完成本次趋势监测任务。八月骄阳似火,八月的海上监测航次记忆值得细细回味,愈发激励人心,上行下效。
风浪
按照往年经验,一年中最佳的海况通常是8月份,但在今年趋势监测期间却是风大浪急多于风平浪静。8月8日,海上狂风大作,晕船导致多名内外业人员倒下。恶劣的天气给海上工作带来较大的阻力。本着领队朱秀平“互相扶持,不丢下一人”的带队理念,监测人员凭借这种积极的“主动补位意识”,继续和风浪抗击。在艰难的条件下,监测人员以海洋人的大无畏拼搏精神严守一线,积极发挥团队合力,战胜了风浪,克服了阻力,共同推进海上作业的开展。
航行中的风浪
夜航
夜里航行向来是趋势监测最煎熬的时段,船员无数次地从熟睡中醒来,工作后再去睡觉,再醒来……虽然黄金睡眠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但是队员们始终谨记使命,无怨无悔。大家积极调整心态,牢记任务,顺利地完成了夜航任务。
夜航中的外业采样
补网
8月9日,在崇武海域底拖时不慎拖到礁石,使底拖网严重刮损。为了保证采样工作正常进行,副领队袁春伟带领队员连夜补网,用严谨工作态度回报领导的信任。经过3个多小时的修复,底拖网被修补完整,接下来的底拖采样才未受任何影响。
袁春伟带领队员补网 | 补网至夜深 |
充实
本次趋势监测一行,领队朱秀平组织随船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在船上会议室,海上党员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听取了朱秀平同志的党课以及进行个人理论自学。通过领队朱秀平在船上给大家讲党课、党员学习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形式,党员同志在海上也过上组织生活,他们充实理论学习,在践行“两学一做”活动中找到新方向,正焕发新活力。
领队朱秀平在船上给大家讲党课
外业
外业工作主要是在烈日暴晒下完成,因此外业队员在采样时经常身着防晒服,外套救生衣,头顶安全帽,在热似烤箱的温度下工作片刻就挥汗如雨。作业强度大时,汗滴可汇聚成涓涓细流从脸庞,从手臂,从额头流下。有时外业采样结束,返回舱内时需大口喘气调整,才能散发身体的热量;外业队员们只有补充大量水分才不至于脱水或者中暑。在这样高温的环境下,外业人员任劳任怨,主动高效地完成了采样任务。
外业采样组图 |
内业
内业人员虽不像外业人员那样在烈日下暴晒,但劳累强度却丝毫不亚于外业人员。因为外业采样结束时才是他们更加忙碌的时候。实验、记录、报表,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时间战线被拉的无限长,休息时间也被压缩到无限短。他们用自己的坚守铸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用自己的坚忍和执着完成了本次趋势监测的前期数据成果。
内业作业组图 |
收获
8月16日,中国海警2146船顺利停靠厦门公务码头。本次趋势监测在领队朱秀平的带领下,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8月份趋势监测自8月5日开始到8月16日结束,前后历时12天,航迹北至平潭,南到东山,共航行1060海里,海上航行时间112小时19分。本航次完成128个站位的样品采集工作。采集的样品数量为水质样品1205个、沉积物样品337个、生物样品194个。船上内业组在现场完成了溶解氧、化学需氧量、PH、水质油类等项目的测试工作,共计完成报表133页。
风采
本次趋势性由副站长朱秀平带队、袁春伟任副领队,共计16名监测人员。他们用海洋人精神浇灌这次不同寻常的航行记忆。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青春的风采。这股精神必将激励中心站广大职工履职尽责,推动中心站的和谐发展。
全体出海监测人员同部分船员合影
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张亮 倪清